博客文章

造口的飲食注意及常見并發(fā)癥的處理

默認分類 作者: 肝病科藥師 閱讀: 2749

  一、飲食注意事項


  其實腸造口手術后僅僅是排便的部位和習慣改變而已,腸造口者原消化吸收功能沒有喪失,只需要在平時生活中配合注意,就能和正常人一樣享受美食,腸造口手術后,初期飲食應由流質———半流質———普食逐漸進行,食物要干凈、衛(wèi)生、新鮮,少吃油炸、刺激性食物;康復期飲食應定量進食,細嚼慢咽,防止暴飲暴食,少食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豆類、卷心菜、韭菜、洋蔥、番薯、碳酸飲料等。防止便秘出現的最佳解決辦法是多飲水、多食蔬果,并進行適當的運動,必要時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回腸造口者不要食用韭菜一類高纖維食物,防止阻塞造口。


  二、常見的造口并發(fā)癥及處理


  1、造口出血

  原因:
  造口粘膜糜爛
  擦洗造口用物過于粗硬,力度過于粗暴
  造口受到外傷
  腸管內毛細血管破裂(腸道菌群失調嚴重、腹瀉、放療、化療等)
  檢查:玻璃試管,手電筒
  處理:較輕的早期出血常發(fā)生在術后頭72小時,輕微的造口粘膜,可見少處出血點,用濕紙巾輕輕壓迫,方可止血。局部出血嚴重的   可用止血劑,如:腎上腺素溶液(1%腎上腺素加生理鹽水100毫升)云南白藥或局部激光電灼止血。必要時需手術止血。


  2、造口壞死


  是嚴重的早期并發(fā)癥,往往發(fā)生在術后24----48小時。常見原因有:損傷結腸邊緣動脈、提出腸管時牽拉張力過大、扭曲及壓迫腸系膜血管、造口孔太小或縫合過緊影響腸壁血供。
  分三度:輕度、中度、重度。
  輕度
  表現:造口粘膜邊緣暗紅色,局部黑色不超過造口粘膜的1/3,無分泌物,
  無臭味,造口周圍皮膚沒有改變。
  原因:造口底板擠壓過緊,縫線結扎過緊。
  處理:更換底扳;折除縫線;觀察血運情況;局部生物頻譜儀照射。
  中度
  表現:粘膜成2/3的黑紫色,有分泌物,有異常臭味,造口中央成淡紅色或紅色,用力擦洗粘膜有出血。
  處理:按輕度方法處理后壞死粘膜脫落再按傷口處理方法進行清創(chuàng),皮膚保護粉保護膏。
  重度
  表現:全部粘膜成漆黑色,有多量異常異味,擦洗粘膜沒有出血點。
  處理:必須急診手術,重做造口。


  3、皮膚粘膜分離


  原因:造口開口處腸壁粘膜部分壞死、造口粘膜縫線脫落、腹壓過高、傷口感染、營養(yǎng)不良、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
處理:
  1、清潔及清創(chuàng) 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干凈、擦干,如有壞死組織,可使用清創(chuàng)膠。
  2、填充腔隙 腔隙較淺,可僅使用康惠爾潰瘍粉或糊劑,若腔隙較深,可使用海藻類填充條或糊劑
  3、保護分離創(chuàng)面 用潰瘍貼或者透明貼覆蓋。
  4、貼上造口袋,避免糞便污染,促使傷口愈合。


  4、造口狹窄


  狹窄是造口狹窄及緊拉,造口皮膚開口細小,難于看見黏膜或造口皮膚開口正常,但指診時手指難于進入,腸管周圍組織緊縮。指檢:箍指。
  原因:造口周邊愈合不良;血運不良;造口粘膜皮膚縫線感染;筋膜或皮膚疤痕組織收縮;手術時皮膚開口過?。皇中g時腹壁內肌肉 層開口太??;Crons病復發(fā),腫瘤壓迫腸管(造口周圍或造口邊緣有腫瘤);二期愈合形成疤痕組織收縮。
  處理:不嚴重者,可用手指或擴肛器擴開造口,但注意不可損傷造口,(從尾指開始慢慢好轉后應用食指,涂潤滑劑輕輕進入造口,停留2---5分鐘,每天一次,需要長期進行。泌尿造口,需要間隙性導尿(如狹窄引起尿潴留、感染、尿逆流,X片示腎腫大降結腸或乙狀結腸造口留意是否有便秘阻塞造口如便秘可服瀉藥教育病人有關腸梗阻的癥狀和體征及時診治如情況嚴重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5、造口回縮:


  回縮是造口內陷低于皮膚表層,容易引起滲漏,導致造口周圍皮膚損傷和病者情緒干擾
  原因:游離不充分,產生牽拉;腸系膜過短;造口周邊縫線固定不足或縫線過早脫落;造口周邊愈合不良,引致疤痕組織形成;環(huán)狀造口的支架過早去處;體重急劇增加;
  處理:應用凸面豬油膏可應用于非常嚴重的病例;皮膚有損傷者,可應用皮膚保護粉或無痛保護膜;乙狀結腸造口而皮膚有持續(xù)損傷,可考慮用結腸灌洗法;減體重;嚴重病例可能需手術。


  6、造口脫垂:


  腸管由造口內向外翻出來,可由數公分至10-20公分,多發(fā)生于環(huán)狀造口,可能引起水腫、出血、潰瘍、腸扭轉、阻塞或缺血而壞死,引致病者極度尷尬及心理問題。
  原因:腸管固定于腹壁不牢;腹壁基層開口過大;腹壓增加;腹部肌肉軟弱;
  處理:選用一件式造口袋;選用較軟的護膚膠;尺寸要恰當,指導病人正確量度造口及粘貼步驟,減少換袋次數;指導病人腸梗阻的癥狀和體征;指導病人腸壞死的癥狀;脫垂部分從造口推回腹內(若用手推回后,仍有可能脫出,如環(huán)狀造口的遠端脫垂,放回后用奶嘴塞住腸口,再將奶嘴固定于造口底環(huán)上,近端仍可排除大便,但單腔造口則不能采取此法,非要手術才行);心理上的支持;嚴重病例需手術治療。


  7、造口旁疝


  是由于一部分腸管經由筋膜缺口穿孔至皮下組織,因不平坦引起致粘貼造口袋困難。
  原因:造口位于腹直肌外;筋膜開口過大;腹部肌肉軟弱;經過多次手術;持續(xù)腹壓增加;
  處理:術后6-8周應避免提重物;重新選擇適合的造口袋,如用較軟的底盤;重新指導病人換袋技巧,如需用鏡子;指導病人腸梗阻的癥狀;禁止造口灌洗;減體重;減輕腹壓;咳嗽時用手按壓造口部位,使腹壓減少;解釋原因,心理輔導;可佩帶合適的造口腹帶,緩解局部不適癥狀,嚴重者需手術修補。


  8、糞水性皮炎


  原因:造口位置差;回腸造口沒有形成適當的突起乳頭;造口護理不當;皮膚鄒摺造成滲漏;
  處理:檢查刺激原因去除;治療皮膚問題;重新指導病人選擇造口用品;指導病人正確的安裝技術。


  9、過敏性皮


  原因:對造口袋或粘膠底板,貼于耳后皮膚,觀察24小時。局部皮膚紅、癢、痛等不適癥狀者,為陽性。
  處理:過敏史如過敏嚴重及原因不明,可需做過敏試驗;更換另一種類造口用品;外用類固醇藥物。涂藥10分鐘后,用清水洗,干后貼袋;若情況不改善,可能需皮膚科診治


  10、黏膜肉芽腫


  為良性組織,通常發(fā)生在黏膜與皮膚接觸處,可以是一至兩?;驀@造口邊緣。
  原因:大部分由于縫線刺激引起,也可由于堅硬的、造口物品刺激引起
  處理:檢查造口周圍是否有縫線仍未脫落;指導病人正確量度造口尺寸,避免底盤經常摩擦造口邊緣,引致肉芽增生;硝酸銀點灼,3天一次


  11、造口周圍皮膚毛囊炎


  觀察:紅色皮疹、看似真菌感染
  病因:由于剃毛或不當換膠片引起
  處理;正確剃毛和換膠片、建議用剪刀除汗毛、伴金葡萄球菌感染的膿包:先用抹巾涂抹消炎粉,再貼膠片。


  12、尿酸結晶


  原因:常見尿路造口
  處理:用稀釋了一倍水的白醋溶液局部濕敷、清洗;指導尿路造口者每日應多飲水,每日大于3000毫升;可每日補充維生素C的入量(每日維生素C大于4g)。

上一篇:我在百濟 下一篇:百濟資深藥師探究秋季女性脫發(fā)原因

藥品信息服務證: (粵)一非經營性一2018—0148
@2013~2025 廣州市康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服務熱線:400-101-6868
請輸入搜索關鍵詞